python 基础问答
参考:devv
Q1: 为什么python的整数类型可以做到任意大小
Python 的整数类型(int)能够做到任意大小(任意精度、bignum)主要是因为它内部采用了可变长度数组结构来存储数字,并使用基于高进制的“多位”分块表示法,突破了原生固定位宽整数(如32位或64位整数)大小的限制。具体原因和实现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点:
1. Python 整数不是固定位数,而是“变长”的结构体
- Python 的整数对象并非简单存储为一个固定大小的机器整数,而是一个包含多个“数字块(digit)”的数组。
- 这使得它可以根据数字的大小动态申请内存空间,数字越大,占用的空间越多。
- 数字存储采用类似链表或动态数组的方式,突破了原本整数固定长度的限制。
2. 以大进制分块存储数字
- Python并不是把数字以十进制逐位存储,而是将数字转换成以2^30(30位)为基数的一组整数块。
- 每个“digit”是一个 30 位大小的无符号整数(通常以uint32_t类型存储)。
- 举例,数字 N 会被拆成多个“digit”:
N = d_0 * (2^30)^0 + d_1 * (2^30)^1 + d_2 * (2^30)^2 + ...
其中每个 d_i 都小于 2^30。 - 这种表示能大幅度压缩数字的存储,提升运算速度,因为每个块占用较多位。
3. 利用变量长度数组和带符号的长度来表示数字大小与符号
- Python中的int对象底层定义了一个结构体,包含一个动态长度数组(digit数组)和一个表示符号的长度(ob_size)。
- ob_size为正表示正数,为负表示负数,0表示数字0。
- 这个设计允许既存储数值,也隐含了符号信息。
4. 数学运算通过模拟“多位进制”加法实现
- 加法、减法等操作在底层是基于上述数组逐位模拟手工计算,逐位进位(借位)完成。
- 乘法等运算也类似,模拟多位进制的乘法。
5. 总结
关键点 | 作用 |
---|---|
可变长度数组 | 根据数字大小动态扩展,突破固定位宽限制 |
以2^30为基的“digit”数组 | 内存高效利用,快速运算 |
ob_size带符号长度 | 表示数字大小和正负 |
手工模拟多进制加减乘除 | 保证任意大数字的数学运算准确性 |
可以说,Python的整数任意精度能力是通过“多位分块存储 + 变长数组 + 仿真算术运算”实现的,这让Python整数理论上只受限于内存大小而不是固定的位数限制。
如果你感兴趣,深入阅读CPython中longobject.c
及相关源码,可以看到这些细节的实现。也可以参考这篇讲解文章,内容详尽且通俗:How python implements super long integers?23
需要我帮你整理一份Python内部整数字节结构的示意吗?
Q2: python 复数 -1的平方根
Python 计算 -1 的平方根可以使用 cmath
模块中的 cmath.sqrt()
函数。
import cmath
z = -1
sqrt_z = cmath.sqrt(z)
print(sqrt_z) # 输出 1j
cmath.sqrt()
函数专门用于处理复数的平方根运算。结果 1j
表示虚数单位 i
(在 Python 中用 j
或 J
表示)。
解释:
-1 的平方根在实数范围内无解,但在复数范围内,它的平方根是 i
或 -i
,因为 i * i = -1
和 (-i) * (-i) = -1
。 Python 默认返回正的虚数根 1j
。
一些补充说明:
- 不要使用
math.sqrt()
,因为它只适用于实数,对负数会报错。 j
或J
后面可以直接跟数字表示虚部,例如3j
表示3i
,2.5J
表示2.5i
。- 复数可以用
a + bj
的形式表示,其中a
是实部,b
是虚部。
希望这个解答对你有帮助!
Q3: (1+2j) * (3+4j) 等于 (-5+10j)复数乘法计算过程是怎么样的
复数乘法遵循分配律,类似于多项式乘法,并利用 $i^2 = -1$ 的特性进行简化。以下是 (1+2j) * (3+4j) 的详细计算步骤:
分配律展开: (1+2j) * (3+4j) = 1*(3+4j) + 2j*(3+4j)
继续展开: = 13 + 14j + 2j3 + 2j4j = 3 + 4j + 6j + 8j^2
利用 $j^2 = -1$ 化简: = 3 + 4j + 6j + 8*(-1) = 3 + 4j + 6j - 8
合并同类项: = (3 - 8) + (4j + 6j) = -5 + 10j
因此,(1+2j) * (3+4j) = -5 + 10j。
一般公式:
两个复数 (a + bj) 和 (c + dj) 相乘的公式为:
(a + bj) * (c + dj) = (ac - bd) + (ad + bc)j
在这个例子中:
a = 1, b = 2 c = 3, d = 4
(1 + 2j) * (3 + 4j) = (13 - 24) + (14 + 23)j = (3 - 8) + (4 + 6)j = -5 + 10j
希望这个解释能够帮助你理解复数乘法的计算过程。
Q4: 载入math模块并测试一些函数,然后载入cmath模块并执行同名函数。当载入cmath模块后,对整数或浮点数调用其中的函数,会产生什么结果?怎样才能让math模块的函数重新可用呢?
import math
import cmath
# 测试 math 模块的函数
print(math.sqrt(4)) # 输出 2.0
print(math.sin(math.pi/2)) # 输出 1.0
# 载入 cmath 模块
# 现在 math 和 cmath 模块中的同名函数都可用
# 对整数或浮点数调用 cmath 模块中的函数
print(cmath.sqrt(4)) # 输出 (2+0j)
print(cmath.sin(math.pi/2)) # 输出 (1+0j)
# 观察结果:cmath 模块的函数将整数和浮点数转换为复数并进行运算,返回复数结果。
# 想要让 math 模块的函数重新可用,可以直接调用它们,因为它们仍然在命名空间中。
print(math.sqrt(4)) # 仍然输出 2.0
# 或者,可以给 math 模块中的函数赋予新的名称:
math_sqrt = math.sqrt
print(math_sqrt(4)) # 输出 2.0
# 如果你想完全移除 cmath 模块的影响,可以使用 del 命令,但这并不推荐,因为它可能会导致其他问题。
# del cmath # 不推荐
# 最佳实践是明确地使用模块名来调用函数,例如 math.sqrt() 或 cmath.sqrt(),以避免混淆。
总结:
- 载入
cmath
模块后,math
模块的同名函数仍然可用。 - 使用
cmath
模块中的函数对整数或浮点数进行运算,会返回复数结果,即使结果的虚部为零。 - 最佳实践是使用
模块名.函数名()
的方式调用函数,例如math.sqrt()
或cmath.sqrt()
,以避免歧义和潜在的错误。
希望这个解释和示例能够解答你的问题。